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

我感覺身體被撕裂了,胸口被插滿了無數把刀,不停在流血… #台南

我感覺身體被撕裂了,胸口被插滿了無數把刀,不停在流血…

❤️愛心捐款 https://x.bliss.foundation/82lfu6
🔎關注更多個案 https://bit.ly/3Qv7xYt

捐款案號:495
📄個案:筱晴 年齡:54歲
🏠居住地區:台南市
🤝轉介單位:東豐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

筱晴是個自立又能幹的女強人。
她創業開店,做過美容、服飾生意,
靠自己的雙手生活,從不向人低頭。

然而,她的人生並不順遂—
親手把筱晴帶大的父親,在她成年不久後就突然輕生;
弟弟也因重度思覺失調,長期住進療養院。
其餘親屬與她的關係,多半疏離,甚至曾予以暴力傷害。

三十多歲時,筱晴開始出現精神疾病徵兆。
起初只是情緒低落、失眠、思考變慢,後來逐漸陷入無法自控的絕望與自傷。
她主動就醫,最終確診為重度憂鬱症、邊緣性人格障礙、慢性創傷後壓力症。

筱晴不是個記恨的人,在她事業有成時,仍試著在人脈與經濟上協助家人,努力維繫早已殘破的親情。
但當她正開始嘗試與病共存、掙扎求穩時,
那些親緣卻一個個離開她的生命,無聲無息。

她理解、也體諒這份退卻——
因為她比誰都明白,陪伴精神病患是多麼不易。
於是她決定靠自己,一個人掛號、一個人回診、一個人住院。
只為了活下去。

經歷多次住院與藥物調整後,她終於迎來近十年的穩定期。
雖無法長時間專注,也因手上的疤痕難以找到工作,但她仍堅持靠勞力維生:洗碗、打掃、臨時工都做。
「只要有人願意給機會,我就願意去。」她說。

直到兩三年前,命運無情地奪走她僅存的支撐——
弟弟,用與父親相同的方式離開了人世。

那不只是親人的離世,更像信念的崩塌。
她再次陷入絕望的深淵,精神全面潰堤。
那是她十年來第一次被疾病吞噬。

筱晴每月靠著身心障礙補助5,437元維生。
房租繳不起,只能硬著頭皮搬回父親留下的老屋,
他經歷了被母親與現伴侶排斥、驅趕,一波三折,她用盡全力才勉強留在那裡。

藥物劑量不斷增加,副作用讓她思緒遲鈍、記憶模糊,表達不清,甚至常在家中摔倒、滿身瘀青。
醫師多次建議她再次住院調整藥物,她卻堅持靠意志力度過——
只要有力氣,就爬去就業服務站登記,希望能重新工作。

只可惜,在「社會現實」這堂課面前⋯志氣、努力和毅力皆是微不足道的藉口。
嚴格又尖銳的標準,像一頭飢餓的野獸,先無視筱晴的認真和奮鬥,最後再連同她的自尊外衣一同吃乾抹淨。只留下名為挫折感的枯骨—沒有人願意冒險聘用筱晴,儘管他好手好腳,儘管他什麼都願意做。

現在的她,連伙食都成了問題。兩三天一頓飯、吃過期食物充飢已是筱晴習慣的日常。
健保部分負擔與藥費成了沉重壓力,為了就醫,她甚至向里辦公處借錢。
「還好,遇見了願意幫助我的貴人。」她輕聲說。
即使在谷底,她仍謹記感恩。

如今,筱晴已下定決心再次入院治療。
她明白,只有穩定病情,才能重新自立、回到社會。

但健保病床尚需等待,在這段空窗期,她連最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持。
「我知道社會對我們有很多誤解,但我不怪任何人。
因為情緒的病,看不見傷口,人們比較能理解看得見的痛。」
她淡淡地說著,沒有怨恨,只有體悟。

關於與重度憂鬱共存的二十多年,筱晴說:
「我感覺身體被撕裂了,胸口被插滿了無數把刀,不停在流血。」

而筱晴,正用盡全部力氣活著——
服藥、回診、求助,甚至願意再次住院。
她不是放棄,而是在努力活下去。

讓我們一起,陪她撐過這段黑暗。
每一筆捐款,都是她能重新站起、再次飛翔的光。

傳德基金會即刻給予救助,也邀請您:
捐助小小心意,給予個案更多生活&精神上的幫助
點滴愛心也能成為大大後援,危急時刻重新得到力量!
本基金會提供之圖片、影像,皆經過當事人書面同意分享。

✅️公益捐款👉👉 https://x.bliss.foundation/82lfu6
✅️街口支付👉👉 https://reurl.cc/6LDjXO
🔴 慈善支持加入LINE好友👫👉 https://lin.ee/hro13vr
🔴 更多案例及後續追蹤:https://bit.ly/3Qv7xYt
🔔YOUTUBE頻道👉 https://reurl.cc/ZjbL5Q

更多個案故事

回到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