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

【個案後續追蹤】命運雖重,但愛讓路長;因你同行,苦難才得喘息

【個案後續追蹤】命運雖重,但愛讓路長;因你同行,苦難才得喘息 #後續扶助

❤️愛心捐款 https://x.bliss.foundation/82lfu6
🔎關注更多個案 https://bit.ly/3Qv7xYt

✅個案:玲雅(#114453)

本會募得各界善款,給予後續補助。

46歲的玲雅,原本在工廠工作,與擔任鐵皮屋翻修工的先生一同支撐家庭。沒想到先生因工安意外墜樓,腦部重創,雖然救回一命,卻癱瘓失語,連妻兒也認不得。自此,玲雅辭去工作,獨力日夜照料臥床的丈夫,還要同時顧及未成年的兒子。龐大的醫療支出與生活壓力,讓她一度難以喘息。

所幸在善款及多方資源的協助下,玲雅找到合適的機構安置先生。扣除補助後的費用尚能負擔,專業的護理與社工也讓她放心。她一有空便帶兒子去探望,看見先生氣色逐漸好轉,兒子終於重現笑容,玲雅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放下。

如今,她正積極準備重新就業,盼能再次經濟獨立,給兒子一個更安穩的未來。對於社會各界的幫助,玲雅誠摯感謝:「謝謝大家幫助我們一家三口度過難關,我們會永遠記在心裡。」

✅個案:若曦 (#114455)

本會募得各界善款,給予後續補助。

58歲的若曦,本該在病痛時獲得照顧,卻仍得反過來撐起一家。十多年前,前夫阿明因中風、工傷與糖尿病失明,雖已離婚,她仍選擇接回家照料,只為讓孩子不缺父親。

多年來,她白天是廚工,夜裡是照顧者,獨力撐起家庭。直到去年,她自己也被診斷出乳癌,接受乳房切除與八次化療,副作用嚴重到連工作都無法繼續,家中頓失經濟來源。

善款的到來,讓三餐、房租與水電開銷暫時有了著落,兒子上大學初期的生活費也不再是壓力。懂事的兒子趁著暑假留在家裡協助照顧父親,並計畫未來半工半讀,減輕母親的負擔。

八次化療雖讓若曦飽受折磨,但她的心願始終如一:她最大的心願,就是撐到看見兒子自立自主的那一天。她盼望自己能早日康復,重返公司繼續上班,甚至有機會回饋社會;若無法如願,若曦也希望兒子能接手,延續這份助人的心意。

若曦離康復仍有一段漫長路要走,兒子也還需要時間自立。誠摯邀請社會大眾,繼續支持這對母子,一起陪伴他們走過難關。

✅個案:玲玲 (#114457)

本會募得各界善款,給予後續補助。

69歲的玲玲,是台灣第一批小兒麻痺患者之一。三歲時確診後,她的成長注定艱辛,卻仍一步步咬牙走過。國中時便為了照顧中風與癌症纏身的父母,主動放棄升學,把機會留給弟妹。她照顧到父母辭世、兄妹成家,最後只剩自己孤身一人。

不願成為家人的負擔,玲玲憑著雙手投入餐飲業,在廚房工作了二十多年。直到年紀漸長、跌倒骨折頻繁,五十五歲那年因嚴重摔傷不得不仰賴輔具,她才選擇離開職場。

離職後,她靠微薄補助過活,飲食以白麵充飢。半年前,她再度摔傷開刀,恢復緩慢,行動更不方便,常常跌倒只能靠自己爬起來。

雖然如此,她始終樂觀,總說「沒辦法就想辦法」。只是,手術與生活開銷已掏空存款,僅剩補助維持最基本的生活。

如今,在大家的幫助下,單身的玲玲在孤單時感受到社會的溫暖。善款讓她能安心支付房租、水電瓦斯等必要支出,餘額則小心存下,以備醫療與急用。「生活雖仍簡樸,但終於有了喘息的空間。

玲玲感恩地說:「謝謝你們,讓我不再覺得只有自己一個人。最難的都過去了,接下來會越來越好。」

靠著補助與大眾的援手,玲玲得以穩定就醫,也終於敢重新懷抱夢想。

有人在重擔中稍得喘息、有人在黑暗裡看見曙光;而這一切,都是因為您的同行—

謝謝您,讓盼望在荒蕪中依然綻放,讓生命在困頓裡再次開花。

傳德基金會即刻給予救助,也邀請您:
捐助小小心意,給予個案更多生活&精神上的幫助
點滴愛心也能成為大大後援,危急時刻重新得到力量!
本基金會提供之圖片、影像,皆經過當事人書面同意分享。

✅️公益捐款👉👉 https://x.bliss.foundation/82lfu6
✅️街口支付👉👉 https://reurl.cc/6LDjXO
🔴 慈善支持加入LINE好友👫👉 https://lin.ee/hro13vr
🔴 更多案例及後續追蹤:https://bit.ly/3Qv7xYt
🔔 YOUTUBE頻道👉 https://reurl.cc/ZjbL5Q

更多個案故事

回到上方